专题 4 离域与共轭¶
Note
交替的单双键形成了共轭(conjugate)结构,导致了电子的离域(delocalization)效应,使得分子兼具稳定性(stability)与反应性(reactivity)
TOPIC 1 离域与共轭的概念¶
苯环结构的发现¶
苯的分子式在被发现之后,很快就确定是C6H6了。但其结构式仍然众说纷纭。直到1865年凯库勒提出了他的单双键交替结构。
这个结构看似合理,但仍有一些疑点。首先,我们确定了6个C都是 \(\mathrm{sp}^2\) 杂化,每个C原子留出了1个p轨道,然后6个p轨道两两组合形成3个 \(\pi\) 键。
但问题是怎么两两组合?好像有两种组法,对于苯自身来说两种方式是一样的,但对于一些有取代基的苯环,比如邻位取代,就会出现两种结构:
但实验证实不存在两种结构。因此凯库勒结构存在问题,他本人也提出了解决方案:苯环会在两种结构之间快速地转换。这种说法接近了真相,但没有完全接近 —— 因为根本没有化学反应发生!
实际上,合理的解释是,这6个p轨道组合在一起,形成了6个分子轨道,电子重新排布,电子密度在苯环上下两面呈现出环状,形成了对称的电子云密度。我们称电子的这种现象为离域,也就是电子不局限在所谓的 \(\pi\) 键中运动,而是在六个原子周围都会出现
用共振式表示离域现象¶
有人就用一个圈代替苯环中的三个双键,形象地表示出了电子的离域现象。
这种画法虽然直观,但不方便表示机理 —— 因为一根键代表2个电子,我们依然用3根双键表示苯环,此时就不用在意双键怎么排布了,反正都是一样的
那怎么体现离域呢?虽然凯库勒提出的解释是错误的,但我们可以借鉴并加以修改,用弯曲箭头来表示电子并不是局限在一根双键里的:
注意中间的双向箭头,它不同于反应中的可逆符号,因此表示的不是化学转化过程,称为共振箭头
两边的结构可以视为是在传统规则的限制下,六个电子可以有两种排布方式,称为极限式
书上将这种结构称为共振式,并将苯的真实结构视为是两种极限式的叠加态
注意
1 千万不能认为真实结构是共振式中的其中一种极限式结构,或者认为真实结构在极限式之间转换
2 也不能因为弯曲箭头就认为电子真的在流动
实验证实苯环中CC键长为139.5pm,介于单键(154.1pm)与双键(133.7pm)之间
非环状也可以离域¶
我们研究下面这个结构:
实验证实,中间双键的键长大于两侧双键的键长(为典型值),两个单键的键长也小于典型值
同样,这种现象也是因为6个p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了分子轨道,产生了离域现象
共轭¶
-
当两个双键由一个单键连接起来时,这两个双键就形成了共轭结构,性质与一般的双键有所差别
-
此时所有p轨道都可以形成有效重叠,如果双键中间是0个、2个或更多单键,就不能共轭
共轭下的分子轨道¶
以丁二烯为例,我们将两个 \(\pi\) 键的4个轨道重新组合,根据分子轨道理论,应当组成4个新轨道:
这4个新轨道的能级存在大小顺序,我们从低到高依次用 \(\psi_1\) 至 \(\psi_4\) 表示
如何比较能级大小
专题2中说过节面(node)的存在会导致轨道能级的提高,因此,node越多,能级越高
例如 \(\psi_4\) 有3个node,因此能级最高,\(\psi_1\) 没有node,因此能级最低
此外,注意到新的分子轨道中,各个p轨道的大小不一样,可以当做是各个p轨道在该分子轨道中的系数不同(这是由量子力学计算得出的) 。你只需要知道 \(\psi_1\) 和 \(\psi_4\) 中间轨道系数大, \(\psi_2\) 和 \(\psi_3\) 两侧轨道系数大即可。
然后电子按顺序填充入轨道,一共4个电子,分别填入 \(\psi_1\) 和 \(\psi_2\)
接下来,我们看这两个轨道。\(\psi_2\) 中第1、2个p轨道之间没有node,因此有成键作用,第3、4个p轨道之间同样如此。而第2、3个p轨道之间存在node,因此有取消成键的作用。而 \(\psi_1\) 中均为成键作用
因此,总体来看电子会在C1和C2、C3和C4之间,因为 \(\psi_2\) 中C2-C3的反键作用抵消了 \(\psi_1\) 中的成键作用,但是要注意,因为 \(\psi_2\) 里中间2个p轨道的系数小,\(\psi_1\) 里中间2个p轨道的系数大,因此这个抵消是不完全的,导致电子在C2-C3之间也有微弱的成键作用。
结果就是,C1-C2的键长与C3-C4的键长相等,并小于C2-C3键键长(因为这个键双键成分较少),同时C2-C3键也因为带一点双键成分,它的键长(1.45pm)低于一般的单键
应用:为什么很多色素都含共轭结构
相比 \(\pi\) 轨道与 \(\pi^*\) 轨道,\(\psi_2\) 和 \(\psi_3\) 轨道能级差更小,更长的波长(如可见光)也能实现激发,因此,含共轭结构的物质更容易吸收部分可见光,反射其它可见光,从而呈现颜色
TOPIC2:一些经典的共轭结构¶
1 烯丙基(allyl)离子¶
烯丙基负离子(anion)¶
- 烯丙基负离子的生成:烯丙基中 \(sp^3\) C上的一个H被拔去,并留下它共享的那个电子
此时这个C会改变为 \(\mathrm{sp}^2\) 结构,未杂化的p轨道上含有2个电子(用负电荷符号表示),并且与旁边的\(\pi\)键平行,因此产生共轭
我们同样将这3个p轨道重新组合,得到3个分子轨道,依次含有0、1、2个node,然后填充4个电子,因此前两个轨道填满了电子
由于\(\psi_2\)中C2上无轨道,因此叠加后C2的轨道成分较小,所以负电荷虽然因为离域不局限于C3,但更多地是分布在C1和C3
用共振式表达:
同样要避免共振式潜在的误导:注意负电荷并没有在两个C上反复横跳!
通过核磁共振碳谱体现共轭效应
边上的两个C在核磁碳谱中都是51ppm下共振的,即这两个C是相同环境的
烯丙基正离子(cation)¶
- 烯丙基正离子的生成:烯丙基中 \(sp^3\) C上的一个H被拔去,并带走2个电子
此时这个C会改变为 \(sp^2\) 结构,未杂化的p轨道为空轨道(用正电荷符号表示),并且与旁边的\(\pi\)键平行,因此产生共轭
我们同样将这3个p轨道重新组合,得到3个分子轨道,依次含有0、1、2个node,然后填充2个电子,因此只有1个轨道填满了电子
由于\(\psi_1\)中C2上轨道系数大于两边的,因此电子倾向于分布在中间的C上,正电荷更倾向于分布在两侧
用共振式表达:
同样要避免共振式潜在的误导:注意正电荷并没有在两个C上反复横跳!
2 羧基负离子¶
羧基被拔去了H成为负离子时,也出现了共轭效应 — 羟基的O变成了sp2杂化,留下含有孤对电子的p轨道,与羰基的2个p轨道一起形成了共轭
3 硝基¶
硝基的结构中
4 酰胺¶
TOPIC3:芳香性(Aromaticity)¶
-
上面证实了不管成环还是不成环,单双键交替的共轭结构都能成立并体现相应性质
-
但苯环依然有它的特殊性,例如,一般的双键与卤素单质无需催化剂发生加成,但苯与卤素单质却发生取代,还需要催化剂。可以认为是苯环有保持它这个特殊结构的共轭倾向。
可能因为成环,所以苯具有这样的性质。但看一个八元的单双键交替结构,它就没有共轭,我们发现它的八个C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,p轨道根本没法共轭
然后,我们又发现,如果用特殊手段拔掉2个H-,让八元环带两个正离子,此时,这个八元环不仅呈现平面结构,并且所有CC键键长相等
如果让八元环带2个负离子,也得到相同的结果
实际上,八元环从稳定结构到平面结构会产生张力使其回到稳定结构,这个张力应该与电子个数无关。 那么,必然存在一种性质,这个性质提供了能对抗张力的作用使分子呈现平面结构
因此,我们推测,环上 \(\pi\) 电子的数量将是影响这一性质的关键,我们将这一性质称为芳香性
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芳香性¶
我们从苯环出发,画出6条分子轨道,经过计算,它们的能级如下:
因此,苯环上的6个电子进入前3个轨道
参照苯环,我们可以画出任意元C环上的共轭分子轨道。其中红线经过的轨道为非键轨道,红线以上的是反键轨道,红线以下的是成键轨道
-
苯环的6个电子正好填满了成键轨道,不多不少(称为"closed shell")
-
八元环的8个电子填满了成键轨道,但没有填满非键轨道
-
八元环阳离子的6个电子正好填满了成键轨道,不多不少
-
八元环阴离子的10个电子正好填满了成键轨道和非键轨道,不多不少
结合现象,我们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规律:
休克尔规则
平面结构、完全共轭的环状系统中,若 \(\pi\) 电子数量为 (4n+2) ,则它会形成closed shell,具有芳香性
需要注意,Huckel规则并不只要求电子数4n+2,如下图中,分子 ① 虽然是10个电子,但十元环的环张力太大,无法形成平面结构,因此不具有芳香性。而②中C-C键键角为120°,呈现平面结构,因此具有芳香性。③ 的20元环虽然几近平面(意思是平面产生的张力很小),但它的电子数是20个,因此不具有芳香性。
萘环根据规则,同样具有芳香性,但比苯环来得弱,上面的双键键长也不相等。
杂环当然可以有芳香性¶
如果环中的部分C被N、O等其它原子替代,就会成为杂环(Heterocyclic),实际上,大部分的芳香环都是杂环,例如哌啶、吡咯等。